日期:2025-07-29 09:13:45
今年6月底,历史悬疑大片《酱园弄·悬案》在香港资深导演陈可辛的执导下正式上映,章子怡领衔主演。作为一部号称斥资5亿元,参与演员阵容多达近30位的巨制影片,这部电影自立项以来便备受瞩目。然而,影片的表现却与预期相差甚远。
首日票房未能突破1亿,迅速登上热搜,并且成为网友调侃的对象,许多人讽刺道:“明星云集,却缺乏实质内容。”更有声音认为,这样的全明星阵容无非是为了吸引眼球,哗众取宠。影片为了弥补亏损,还被拆分为上下两部,引发了观众的不满,纷纷指责电影的商业策略过于急功近利。
业内分析指出,《酱园弄》若想回本,票房需达到15亿元。然而,经过一个月的上映,影片的票房仅为3.7亿元,预计将遭遇10亿的亏损。社交平台上的评分也急剧下滑,跌至及格线以下,成为陈可辛职业生涯中的一个低谷。观众纷纷吐槽影片节奏混乱,剧情呈现四不像,难以与预期的大片质量相匹配。
展开剩余77%实际上,早在2019年,陈可辛便开始着手创作《酱园弄》,最初他打算将其拍成5集剧集,并希望在海外视频平台上线。然而,由于资金问题,项目最终转向国内,以高投入、高明星阵容的院线大片形式亮相。或许背后的原因在于,只有国内市场才能消化如此庞大的制作成本,高回报的需求也让这部影片无可避免地陷入了商业化的旋涡。
回顾陈可辛的创作历程,自从2002年执导歌舞片《如果·爱》以来,他便逐渐打开了内地市场的大门。通过多次尝试,陈可辛成功转向更贴近现实生活的题材,拍出了《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等具有口碑与票房双重佳绩的作品。这些影片不仅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写实的题材和简单的故事情节更符合观众的口味,而对于明星阵容的依赖并不多。
然而,在《酱园弄》中,陈可辛显然选择了“大制作”的思维:全明星阵容、煽动情绪、多线叙事。如此复杂的创作手法,本应展现电影的雄心,但却因未能准确把握观众需求而陷入困境。如今的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已不再单纯追求明星阵容,而更希望看到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陈可辛在影片中的叙事方式,似乎脱离了这种观众期望,未能与他们的审美相契合。
影片上映初期,作为流量担当的杨幂和赵丽颖的粉丝之间便为偶像出镜的份量争执不休,甚至章子怡和杨幂之间的番位之争也成为了热搜话题。而影片中的真实情节和叙事深度,似乎也被镜头的过度表现所侵蚀,视觉上的刺激过度,反而让年轻观众感到不适,甚至产生“影像剥削”的感觉。观众原本期待看到电影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怀,但镜头下反复展现的压迫感却让他们的观影体验变得极为糟糕。
事实上,这一困境不仅仅是《酱园弄》的个案。随着2025年多部港片导演的作品如徐克的《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刘伟强的《水饺皇后》、邱礼涛的《猎金·游戏》等的上映,香港导演们普遍面临票房与口碑的双重滑铁卢。这些导演仍试图用“大IP、全明星阵容、豪华制作”的模式吸引观众,但显然,老套路已经失效。今天的年轻观众口味分化,传统的创作方式已不再奏效。
首先,明星光环的失效不可忽视。过去,全明星阵容是票房的保障,但如今明星数量的泛滥已经让观众产生了麻木感。当角色无法深入人心,顶级卡司也无法产生影响力。其次,影片的叙事方式逐渐偏离了观众对人物深度与真实的需求,而是过度依赖视觉冲击。观众更期待看到细腻的人物塑造和情感共鸣,而非一味的视觉刺激。最后,影片的故事情节和时代背景脱节,历史的沉淀和文化厚度未能展现,反而由于过多的多线叙事和历史切换,造成了观众的代入感缺失,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的撕裂感愈加明显。
综合来看,陈可辛的《酱园弄》是一部高水准的工业化制作,但却未能适应当前电影市场的高度碎片化和情感敏感化趋势。这不仅仅是陈可辛一部影片的失利,更是香港导演集体面临的创作困境。随着时代变迁,90后、00后的观众审美日趋成熟,他们不再为全明星阵容和暴力冲击买单。电影人若要在这个市场中获得成功,必须重新思考创作的初心。或许,未来的电影不再依赖豪华阵容和传统叙事,而是通过真诚与灵魂,凭借一个新视角、一段真实的故事和一种能够引发共鸣的内核,才能真正具备“爆款潜质”。
发布于:福建省金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